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动态 正文

2025粤港澳物理学会联合年会暨量子科技论坛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成功举行

作者:时间:2025-09-25点击数: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由广东省物理学会、香港物理学会、澳门物理学会联合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承办的2025粤港澳物理学会联合年会暨量子科技论坛于松山湖校区隆重召开。本次论坛聚焦量子科技、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特邀香港大学、澳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天文台、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多位院士与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吸引了400余名科研人员与会,旨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学科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

会场合照

2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东莞理工学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恩哥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胡钦华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林晓湧教授、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晏晓辉教授等嘉宾出席。胡钦华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始终致力于为物理学工作者及青年学子搭建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高水平平台,为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开幕式由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学院院长王彪教授主持。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学院院长王彪教授主持开幕式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钦华致辞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林晓湧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2位院士作大会报告,王恩哥院士率先作题为“凝聚态氢及全量子效应”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原子核与电子自由度的全量子理论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以“非常规高温超导”为题,全面介绍了高温超导材料的拓扑量子态调控及潜在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分享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高分辨率观测展望”,回顾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拍摄历程,阐释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中的关键作用。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学院院长王彪教授系统论述“预报材料结构强度和变形的热力学理论”,该理论突破传统应力应变分析框架,将材料失效视为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成功预测复杂载荷下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变形局域化现象,为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的材料设计提供了新方法。岭南大学(香港)跨学科研究学院院长陈曦教授聚焦AI驱动先进材料演化在负排放技术中的应用,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路径。香港理工大学柴扬教授介绍了“基于半金属的二维电子器件”研究,其团队通过引入超薄半金属界面层抑制金属诱导带隙态,实现p型二维半导体超低接触电阻,为高性能二维晶体管产业化奠定基础。澳门大学孙汉东教授分享了“胶体半导体拓扑激光器”的最新进展,团队利用胶体纳米晶自组装特性构建缺陷免疫的拓扑光子结构,实现了室温稳定运行的微型激光器,在光通信与量子计算领域展现广阔前景。香港城市大学鲍威教授报告了“笼目晶格金属材料的120度反铁磁序”研究,团队在FeGe1−xSbx体系中发现了电子关联驱动的非共线反铁磁序,为探索拓扑超导电性与量子自旋液体提供了新型平台。

王恩哥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

薛其坤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

沈志强研究员作大会特邀报告

王彪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陈曦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柴扬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孙汉东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鲍威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

20日下午,现场海报展示环节吸引了青年学者和在校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最终评选出7项优秀张贴报告奖。获奖者分别为:中山大学李金利博士后、中山大学王翰宇研究生、中山大学郭璇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陈富阳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戴飞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吴家豪研究生、澳门大学徐光平研究生。

张贴报告

9月21日为分会报告,设7个分会场,各分会围绕原子分子光学和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材料物理与交叉学科、生物物理和软物质、物理教育、散射物理与核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等领域展开。来自粤港澳及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相关研究成果作报告,展示了物理学各分支的前沿进展与创新应用,引发与会者深入交流讨论,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学术资源共享。

分论坛报告精彩瞬间

大会闭幕式由广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王彪教授致闭幕辞,并为优秀张贴报告作者颁奖,同时向承办单位颁发致谢证书。汪子丹教授代表下一届承办单位香港大学致辞。

汪子丹教授致辞

张贴报告颁奖

闭幕式合照

(撰稿:祝闻;一审:叶钧玮,祝闻;二审:李润霞;终审:王彪)


东莞理工学院 Copyright©2013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829号

多屏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