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专任教师名单 |
序号 |
姓名 |
学历 |
职称/职务 |
研究方向 |
个人学术简历 |
电子邮箱 |
1 |
李润霞 |
博士 |
教授/副院长 |
高性能铝/镁合金设计与制备、有色金属热处理强化工艺及理论、有色金属增材制造工艺与技术。 |
李润霞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全国铸造优秀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重点项目2项、其他省市级项目8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8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
5327368@qq.com |
2 |
陈德良 |
博士 |
教授/副院长 |
功能陶瓷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科学,能源与环境催化材料,化学传感与气敏材料,储能材料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测试技术分会理事。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博士毕业中科院上硅酸所,早稻田大学与KAIST博士后。长期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参编高校教材4部。长期招收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后与研究生。 |
dlchen@dgut.edu.cn |
3 |
胡杨凡 |
博士 |
教授/学科方向领军人才 |
功能材料力学,凝聚态物理 |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并曾于中山大学工作9年。主要从事先进功能材料相关的理论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铁磁铁电材料内部的斯格明子,针对磁斯格明子发展了层展弹性理论,正在将其拓展为一种普适于各种复杂物理系统的理论。主持国自然3项(2面上、1青年、2021年刚获批1项面上),长期招收具有物理、力学、数学背景并有相关研究经历的博士后与研究生。 |
huyf@dgut.edu.cn |
4 |
王安定 |
博士 |
教授/学科方向领军人才 |
先进金属材料设计、形成机理和变形机制研究,磁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研发及应用基础研究。 |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曾长期在中科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工作,担任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主要开展金属结构和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在材料形成和加工原理探索,电磁器件设计及制造技术研发等方向成果突出,发表高水平论文近80篇,获发明专利近30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课题1项,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经费充足。长期招收金属材料、冶金、物理和化学专业的博士后和研究生。 |
anding.w@dgut.edu.cn |
5 |
祝远民 |
博士 |
副研究员/学科骨干 |
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球差电镜技术,原位电镜,冷冻电镜技术 |
祝远民博士,2021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入东莞理工学院材料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基于先进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界面原子结构,氧化物薄膜异质结构,新能源材料微结构动态行为等,揭示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
zhuyuanm@dgut.edu.cn |
6 |
李涛 |
博士 |
副研究员/学科骨干 |
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 |
主要从事大尺寸光电功能晶体生长、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擅长同步辐射大装置的部分应用,如:EXAFS,XAS,uXRD。材料研究主要包括弛豫铁电压电单晶,闪烁体单晶材料、PZT系列压电陶瓷(P4,P5,P8)。目标是实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应用,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在医学超声换能器(弛豫单晶)、声呐换能器(收发合置型),探鱼仪(P8)。 |
litao@dgut.edu.cn |
7 |
孔凤玉 |
博士 |
讲师 |
低维材料合成和金属材料表面纳米结构构筑 |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7年香港城市大学进修。擅长化学合成、微纳器件加工和化学性质分析,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厅市级项目2项,企业项目2 项。目前研究的是非晶和纳米晶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及防腐蚀研究 |
fengyu.k@hotmail.com |
8 |
周洁 |
博士 |
讲师 |
结构动力学、导波振动无损检测 |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及轻质点阵结构中应力波传播、动态响应分析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着重研究损伤对复杂结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进行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
zhoujie@dgut.edu.cn |
9 |
万学进 |
博士 |
讲师 |
凝聚态物理 |
主要从事磁性斯格明子(一种具有拓扑保护的磁性结构)稳定性和构型的力学调控研究。数学功底较扎实,熟练使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擅长了从对称性角度构建各种点群材料的自由能模型。 |
wanxj@dgut.edu.cn |
10 |
杨鑫 |
博士 |
讲师 |
大尺寸单晶生长及其设备的研发;纳米发光材料的温度传感研究 |
目前主要的工作是采用课题组自研发的提拉炉生长各类、各种尺寸的光电晶体,探究晶体的发光性能,以实现诸如非接触式光学测温等工业应用。 |
2021015@dgut.edu.cn |
11 |
张宝夫 |
博士 |
特聘副研究员 |
多模光纤非线性效应与新型光纤激光器 |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特种光纤激光器,特别是新型超快光纤激光器;非线性光纤光学,特别是前沿的多模非线性效应;以及固态、光纤激光 器相关的应用研究。 |
zhangbf@dgut.edu.c n |
12 |
温辉冬 |
博士 |
博士后 |
金属材料成分设计基组织调控 |
研究方向为基于材料的服役性能需求进行新型金属材料的成分设计以及组织性能调控,涉及到的材料主要包括核燃料包壳材料用钢、增材制造高导热模具钢等。 |
690448403@qq.co m |
13 |
黄照文 |
博士 |
博士后 |
金属材料组织结构调控,力学行为研究及其强韧化机理分析 |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加工工艺调控与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探究“组织结构-变形机制-力学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 |
ryan_zwhuang@163. com |
14 |
吴惠舒 |
博士 |
博士后 |
金属表面处理及其防护 |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金属(碳钢,工程应用镁合金,医用镁合金,高导高强铝合金等)表面多功能涂层,主要是自修复、防腐耐磨涂层。通过结构成分的设计得到高性能防护涂层,并对涂层防护机理进行分析,探究涂层制备工艺-微观结构-防护性能之间的织构关系。 |
ggwuhuishu@163.com |
15 |
郑轲 |
博士 |
讲师 |
功能高分子合成 |
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科研方向为高分子合成,主要内容包括:活性聚合方法的研究、水凝胶的制备、载药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zhengke@dgut.edu.c n |
16 |
陈斌 |
博士后 |
助理研究员 |
难混溶合金 |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内容主要为废旧电路板热解,难混溶合金凝固行为及其在固废资源化应用的机理及控制,寻求电子废弃物无害化高效处理技术。 |
Chenbin@dgut.edu.cn |